霍[漢語漢字]

霍[漢語漢字]

霍,意為頂級降雨強度,即短時間內大量降雨。它是會意字,字從雨,從隹。“隹”意為“銳頭”、“尖頭”,或理解為“錐”省,意為“金字塔尖”。引申為“頂級”。“雨”指“降雨強度”。“雨”和“隹”聯合起來表示“頂級降雨強度”。

基本信息

基本信息

田字格中的“霍”字 田字格中的“霍”字

霍, 拼音:huò

注音:ㄏㄨㄛˋ

部首:雨,

部外筆畫:8,

總筆畫:16

五筆86&98:FWYF

倉頡:MBOG

結構:上下

鄭碼:FVNI

筆順編號:1452 4444 3241 1121

四角號碼:10215

UniCode:CJK

詳細解釋

象聲詞

(1) 會意:字從雨,從隹。“隹”意為“銳頭”、“尖頭”,或理解為“錐”省,意為“金字塔尖”。引申為“頂級”。“雨”指“降雨強度”。“雨”和“隹”聯合起來表示“頂級降雨強度”。

本義:頂級降雨強度。短時間內大量降雨。

引申義:疾速

說明

1.霍與靃是兩個字,不宜混同一談。

2.“霍亂”一詞可見於中醫經典《靈樞》。“霍亂”即是病人在短時間內大量脫水的疾病。

3.“霍山”一詞在字面上是“周圍大山之水向中心小山傾斜”的意思。

靃,飛聲也。雨而雙飛者,其聲靃然。——《說文》

磨刀霍霍向豬羊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

(2)又如:霍落(象聲詞);霍濩(水流聲);霍嚓(象聲詞)。

形容詞

1.引申為疾速 [quickly]

霍然病已。——枚乘《七發》

翕赫脗霍。——揚雄《甘泉賦》

又如:霍奕(賓士的樣子);霍繹(形容急速分散飛走);霍霍眨眨(閃閃爍爍);霍脗(疾速的樣子)。

2.大山圍繞著小山之稱 [a hill surrounding in a mountain]。

大山宮小山,霍。——《爾雅》。郭璞註:“宮,謂圍繞之。”

3.霍閃[huòshǎn]

[flash of lightening;flash-like rapidly] 〈方〉∶閃電;迅速如閃電

名詞

1.霍亂,即中醫上泛指具有劇烈吐瀉、腹痛等症的急性胃腸病 [acute gastroenteritis]

仲氏又發霍,洞下忽焉甚。—— 梅堯臣詩。

2.山名 [Huo mountain]。

3.在河南省臨汝縣西南30公里。

4.在安徽省霍山縣。

5.即衡山,在湖南省衡山縣西。

6.古國名 [Huo state]。周武王弟叔處的封地,故城在今山西省霍縣西南。

7.通“藿”。豆葉,嫩時可食 [bean leaf]。

使奴從賓客,將酒霍肉。——《漢書·鮑宣傳》

8.霍姓。

動詞

消除;消散 [eliminate;dispel;dissipate]。如:霍索(排遣)。

常用詞組

1.霍地

[suddenly] 動作突然發生,形容很快霍地閃開。

2.霍亂

[cholera]∶一種以嚴重胃腸道症狀為主的人和家畜的傳染性疾患。以起病突然、大吐大瀉、煩悶不舒為特徵。以其揮霍之間,便致繚亂,故名。因飲食生冷不潔或感受寒邪、暑濕、疫癘之氣所致。

3.霍然

[suddenly;quickly] 突然煥然霧除,霍然雲消。--司馬相如《大人賦》。

4.霍閃

[flash of lightening;flash-like rapidly] 〈方〉∶閃電;迅速如閃電。

方言集匯

◎ 粵語:fok3

◎ 客家話:[海陸豐腔] kok7 [陸豐腔] kok7 [東莞腔] kok7 [台灣四縣腔] kok7 [客語拼音字彙] fog5 [客英字典] kok7 [梅州腔] kok7 [寶安腔] kok7

古籍解釋

康熙字典

《廣韻》虛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忽郭切,音霩。《玉篇》揮霍。《集韻》揮霍,猝遽也。《陸機·文賦》紛紜揮霍。《注》揮霍,疾貌。《馬融·廣成頌》徽嫿霍奕。
又《荀子·議兵篇》霍焉離耳。《注》霍焉,猶渙焉也。《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》霍然雲消。
又《揚雄·甘泉賦》翕赫曶霍。《注》師古曰:開合之貌。《文選注》曶霍,疾貌。
又《前漢·嚴助傳》夏月暑時,歐泄霍亂之疾。
又《爾雅·釋山》大山宮,小山霍。《注》宮謂圍繞之。《疏》小山在中,大山在外,圍繞之。山形若此者名霍,非謂大山名宮,小山名霍也。
又山名。《爾雅·釋山》江南衡。《注》衡山,南嶽。《又》霍山為南嶽。《注》卽天柱山。《疏》衡之與霍,一山而有二名也。本衡山,一名霍山。漢武帝移岳神於天柱,又名天柱,亦為霍,故漢已來衡霍別矣。《注》卽天柱山。此據作注時霍山為言也。其經之霍山,卽江南衡是也。○按據此注,霍山有二,南嶽衡山及天柱山,皆名霍山。白虎通:南方為霍,霍之為言護也。言太陽用事,護養萬物也。風俗通義,衡山,一名霍山者,萬物盛長,垂枝布葉,霍然而大。
又周禮夏官職方氏:河內曰冀州,其山鎭曰霍山。爾雅釋地:西方之美者,有霍山之多珠玉焉。晉語:景霍以為城。註:景,大也。大霍,晉山名。
又國名。《書·蔡仲之命傳》武王克商,封弟叔處於霍。《左傳·閔元年》滅霍。《注》永安縣有霍大山。霍國,姬姓。
又邑名。《左傳·哀四年》襲梁及霍。《注》梁南有霍陽山,蠻子之邑也。《公羊傳·僖二十一年》會於霍。
又姓。《廣韻》武王弟霍叔之後也。
又與藿通。《前漢·鮑宣傳》漿酒霍肉。《注》劉德曰:視肉如藿也。師古曰:霍,豆菜,貧人茹之。
又《玉篇》鳥飛急疾貌。
又《集韻》歷各切,音洛。艸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枹霍首。
又《集韻》曷各切,音鶴。義同。或作藿。通作隺。
又上聲,音瑣。霍人,地名。《史記·周勃世家》降下霍人。《注》正義曰:霍,音瑣,又蘇寡反。師古曰:山寡反。

拼音是huo的漢字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